|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教育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 >> 教育管理 >> 文章正文 | 今天是: |
|
|||
孝感日报:春雨润无声 | |||
作者:基教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4 更新时间:2015-4-24 |
|
||
《孝感日报》2015年4月24日报道: 春雨润无声 ——应城市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纪略 通讯员 李汉超 项自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一场饱含深情和温暖的人间春雨正悄悄滋润着留守孩子的心田。 应城市义务教育阶段3万多在校学生中,留守学生5577人,如果加上幼儿园的留守孩子,那就更多了。为了给这个特殊的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这些“寂寞的花朵”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该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孝感市委的指导意见,紧密结合实际制订了《应城市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方案》,形成了市委牵头,教育主导,部门参与,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 机制:有效动起来 孝感专题会议后,应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应城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协调会;教育局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各校也相应完善工作机构,强化工作职责。 为了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详细情况,该市利用假期和开学初的时间,对留守学生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摸底,详实盘点,掌握底数,建立台帐,完善档案资料,做到数字清,情况明。并形成完善的留守学生档案库,为扎实开展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夯实了基础,至3月中旬,该市各学校均完成建档工作,做到“一人一档一卡一责任人”。 该市教育局于正月初八和十九的工作会议上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提出针对性较强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措施。3月13日,该市教育局成立2个巡视组、22个督查专班,深入到全市所有义教阶段学校和部分幼儿园对关爱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应城教育信息网上公布,有效推动关爱工程的深入开展。 该市还在儿童相对集中的村镇和社区,建立30余个留守儿童之家,为学生校园生活以外的时间提供服务。长江大普社区、田店富水社区、城中光明社区不仅热心服务本区内的留守儿童,还辐射到区域外的的其他儿童,为他们提供学习、锻炼、文娱活动提供场所。 责任:层层担起来 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日常生活缺乏照顾,往往容易形成放任自流、我行我素等毛病。为了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今年开学初,该市各学校都挑选了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教师担任“编外家长”,重点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实行一对一帮扶。做到从思想上关注,心理上关怀,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关爱 该市二千多位教师与留守学生成功结对;应城市国税局青年志愿者到天鹅沈铺小学向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开展关爱活动;田店初中借助社会力量,向50名优秀贫困留守学生发放第四届“家福园奖学金”。与此同时,市四大家30位领导与60名留守儿童结对,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他们关心结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情感,利用课余时间与留守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谈心,共同解决留守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 为提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效,应城市政协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今年政协十大重点提案之一,并于4月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部分学校和社区进行视察督办。 目前,该市建立了包保责任制,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党委书记包镇,村书记包村,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努力实现留守儿童“监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权益有护、活动有地”的“六有”工作目标。长江埠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丁阳春长期与两名留守孩子结对帮扶,在本地传为佳话。 环境:不断优起来 留守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心中有委屈,得不到父母及时的排解,心理、生理上的小秘密,无处倾诉,心灵孤单寂寞。春节前后,该市教师积极开展家访,深入到每一个留守孩子家庭,了解学生家长节后去向,实现家校联动,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诉求和思想动态。 该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一方面改善留守儿童在校生活条件,结合“全面改薄”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一方面加强留守学生心理疏导。田店学区率先建立起全市第一个“留守学生之家”,并得到中央媒体和湖北电视台多次报道;长江小学坚持开展“请到我家度周末”活动,让留守学生寻找到家庭的温馨,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同时,该市各中小学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因缺乏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而导致心理性格缺陷、日常行为偏差的留守学生,采取交心谈心和心理疏导等方式予以教育和引导。30多所学校,正在陆续建立亲情视频对话室。 该市各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友爱他人、敬畏自然和自护自救。双环学校、实验小学等学校安排兼职心理教师为辅导员,帮助青少年解答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城北小学家访活动不遗漏一个留守学生;实验初中组织留守学生开展校外活动,让他们感受关爱的温暖;蒲阳小学在清明节前,组织留守学生“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四里朋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恳谈会,家校互动掏心交心。全市接受心理咨询的留守学生达6千多人次,有效矫正部分留守学生的畸变心理。 活动:努力多起来 留守学生常因思念远方的父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觉学习枯燥乏味,自觉性差,厌学情绪重,加大了控辍保学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该市召开以留守学生为重点的学困生转化工作研讨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全市各中小学开始改变过去“以考试论英雄,以分数排座次”的评价方式,采取学习成绩和特长展示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 实验小学坚持开展评选“每周之星”活动(如好学之星、文明之星、自强之星、智慧之星、友爱之星、奉献之星、进步之星等),力求让每一位留守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陈河初中对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学生给予重点辅导,制定其容易完成的近期目标,着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该市各学校定期举办体育艺术节、社会实践周、主题活动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班级教育管理上,根据留守学生的特长,安排不同的班务活动,让文学功底好、有演说才能的学生主持班会,让擅长书法、美术的学生负责班级板报,让热心助人的学生担任生活委员,让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学生组织体育活动等。既给他们展示自我和服务班级的机会,又让他们品尝到成功和奉献的快乐,学生各有所长,各有所乐,使学校真正成为留守学生温馨的港湾,从而有效排遣他们的不良情绪,控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2015年4月14日,孝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相关人员对应城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深入到城中、田店和长江埠的幼儿园、学校、社区、场所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看完湖北电视台报道该市田店小学关爱留守学生的专题片后,钟彬义督学说:“应城的留守学生关爱工作起步旱,工作实、效果好,已成常态,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希望应城出成绩,出经验,成为孝感的榜样。” 在这美丽的春天,这么好的春雨,正丝丝地下个不停。
2015年4月15日
|
|||
文章录入:基教股 责任编辑:基教股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版权申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 取回密码 | 友情链接 | 用户留言 | 管理登录 | | ||||
|